大梁書院是明清時期河南著名的書院,又名麗澤書院。明天順五年(1461)河南提學副使劉昌創建于開封城南黃門內,以后屢廢屢興。道光初年,得皇帝御書“正學淵源”匾額,懸于正堂。道光十六年,錢儀吉任主講,授義理考據之學,一時生徒眾多,人才濟濟,頗有中興之象。前朝乾隆年間,景恬的祖叔倉圣脈曾在此求學,正好重新修葺家廟“字圣祠”,圣脈便請恩師大梁書院山長、從翰林院退居開封講學的直隸昌平名士陳浩撰寫了《字圣祠記》?梢娭心矀}氏與大梁書院早有淵源。同治四年(1865),倉景恬因受長沙“大錢案”的牽連受到朝廷處分,在湖南按察使任上請辭歸籍,先后在杞縣東樓書院和南陽宛南書院講學。同治八年(1869)受河南巡撫李鶴年之邀,到省會開封大梁書院任山長,主持講學。他受聘之時,正值道光二十一年黃河決口祥符張口之后,書院多年失修,講堂齋舍多半坍塌,破敗不堪。景恬到任后,建言于李鶴年,令候補知縣嵇承輅監工修繕,增建書(貢)院號舍三千間,數月之間,煥然一新。又購置圖書,增加肄業生員膏火補貼,隨后又制定課程條規,講習經書,課文制藝。倉景恬因為有之前講學經驗,如魚得水,使書院逐漸復興。
第二年,開封城北村民在耕地時發現倉頡墓碑,顯示為中牟倉氏所立,有人就把這一消息告訴給倉景恬。中牟倉氏是倉頡后裔,其家廟就是“字圣祠”,景恬的祖父倉圣裔兄弟曾捐資修繕倉頡墓和倉頡造字臺。這次發現碑刻,知道了被黃河淹沒地下的倉頡墓臺的確切位置。于是,倉景恬就向巡撫李鶴年懇請,募捐重修造字臺與倉頡墓。由于李鶴年的大力支持,省會官紳竟集資白銀3000余兩,使倉頡墓臺恢復舊觀。接著,省里又在書院東北隅創建倉圣祠,計有正殿兩廡各三間,大門三間,竣工后景恬又攜士紳聯名上書,呈請入奉,得到朝廷允準。從此省會開封城的倉圣祠,奉旨列入地方春秋致祭禮典。巡撫李鶴年親撰《倉圣祠記》,敘述了祠堂的創建緣由經過,尤其記述了倉景恬在這件事上的重要作用:“大梁城北十五里,舊有造字臺,又西北二百余步有墓,縣志所謂倉皇陵也。今古百遷,滄桑億變;谋畠H峙,遺跡空存。……適在籍翰林院編修、前湖南按察使倉君景恬主講大梁書院,念厥先曾葺神廟,纘承勿替,謀與省垣官紳議建祠宇。……”在書院期間,景恬除了主講課業,倡修倉頡墓臺、祠堂外,也頗關心家鄉地方文教公益事業。如同治九年,應中牟知縣吳若之請助修“恭魯書院”并撰碑文;同治十年春,應葉縣知縣原中牟知縣歐陽霖之邀,纂修《葉縣志》;利用他的影響為中牟爭取生員名額,等等。他的家庭,在這一時期也發生許多變故:兄長倉景長入都引見候補東河,四子爾楨在書院出生。然而人生總是禍福相倚,喜憂參半,有時甚至禍不單行。同治十一年在大梁書院,正月十一日,次子爾顓以喉疾而逝,越四日,三子爾珽又因病相繼而亡。后來在開封民間有一個迷信的傳說,說因為倉景恬居住的房屋,是乾隆十五年朝圣中岳路過開封時,陪同皇帝的皇子居住過的地方,不是他這個二品官員可以擎受得住的!
同治十三年(1874),59歲的倉景恬奉旨補授云南按察使,再入官場。同年光緒改元,景恬為避諱皇帝之名諱載,改名景愉。四年后也即光緒四年,飽受家庭變故和官場催折的倉景愉心力交瘁,又辭職歸里,于次年再主大梁書院。在這之前,他已與李鶴年結成了兒女親家。從此開始,直到光緒十六年(1890)去世,倉景愉一直在大梁書院任山長,講學不遺余力,培養人才無數。出于對家鄉先賢的崇敬,他在書院期間整理刊印了中州名人張民表的《原圃集.塞庵詩》,其舅父祥符宋幼秋先生的《俗語詩》,輯別體《千字文》,精選門生課藝佳作二百零二篇刻成《書院課藝》,整理刊刻著名理學家冉覲祖先生《語錄》,整理自敘年譜《靜叟自述》,還為他的同年王德固所著《怡堂家訓》作序,等等,成就顯著,使他的晚年在充實中度過,也成就了他的教育家的名聲。關于倉景恬主講大梁書院,曾受業于他的民國總統徐世昌在其《晚晴詩話》中說:“(景恬)初由詞垣出守江西,擢湖南長寶道,罷歸,主講大梁書院。光緒初再起,提刑滇中,越三載,引疾歸,復主講席。前后凡二十余年,造士稱盛”?芍^評價精當。
由于倉景恬在開封時間久,門生故吏遍布朝野,又與河南巡撫是親家,慢慢就有了勢力和影響。就連家鄉中牟的倉氏本家在開封城內,不管是做生意,還是賣柴火,車馬挑擔,沒人敢管。久而久之,在開封城里,就有了一個歇后語:“倉寨的扁擔——橫行!”
共0條 [查看全部] 相關評論